1、肝癌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的标志物,阳性率约为70%。现已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及预测复发。
临床上认为,在排除妊振和生殖腺胚胎瘤的基础上,AFP≥200μg/L持续8周或AFP>400ng/ml持续1个月,无活动性肝病证据,即可做出肝癌的诊断。
肝癌的根治性切除术后,血中AFP含量一般在2个月内将至正常水平。如果术后AFP不下降或下降缓慢,需考虑是否有残留肝内病灶或肿瘤有远处转移。如果AFP水平降至正常后再次升高,高度怀疑复发,对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及TACE治疗后的疗效判断也同样使用。
2)其他肝癌标志物如血清岩藻糖昔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II(GGT2)、异常凝血酶原(APT)、α1-抗胰蛋白酶(AAT)、碱性磷酸酶同工酶(ALP-I)等有助于AFP阴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是目前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具有方便易行、价格低廉及无创等优点,能检出肝内直径>1cm的占位性病变,利用多普勒效应或超声造影剂,了解病灶的血供状态,判断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并有助于引导肝穿刺活检。
CT已成为肝癌定位和定性诊断中最重要的常规检查项目。CT可帮助明确肝癌的诊断,准确显示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及其与重要血管的关系,对决定治疗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为非放射性检查,可以在短期重复进行。巨块和结节型肝癌MRI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范围。
3、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此法属于侵入性技术。在乏血管型和位于左肝的肝癌显示略差。目前肝动脉造影的指征为:临床怀疑肝癌或AFP阳性而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者;各种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难以确定占位病变性质或做肝动脉栓塞疗法者。
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
PET/CT属于功能影像学。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肝癌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中。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肝癌的全身转移情况,2)疑为肝转移癌时查找肿瘤的原发部位,3)协助评价肿瘤良、恶性程度,4)肿瘤治疗后的疗效评估,确定有无残留或复发。
5、其他检查
肝穿刺取肿瘤组织做病理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皮下结节活组织检查、腹水找癌细胞、腹腔镜探查等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亦有一定价值。
1、手术治疗
早期治疗、综合治疗、反复治疗是肝癌治疗的三个重要原则。早期有效治疗是肿瘤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有效治疗要求尽可能采取最佳的治疗手段作首次治疗。综合治疗是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而灵活运用,互相组合,取长补短,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消灭和控制肿瘤,又最大限度保存肝功能,延长生存期。由于肝癌的生物学特性,肝癌的一次性治疗常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常需进行多次、再次的反复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有肝切除术、肝移植术及非切除性手术治疗,如术中肝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术中门静脉插管化疗、肝动脉结扎等。
(1)肝脏手术探查的适应证是:患者一般状况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肝功能分级属B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恢复到A级;无不可切除的感外转移性肿瘤。
(2)肝切除术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治疗手段。包括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其术后并发症有:1)肝功能衰竭;2)术后出血;3)膈下感染;4)胆汁瘘;5)上消化道出血。
(3)肝移植术 目前采用肝移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术后抗排斥的免疫抑制剂是残留癌细胞生长更快和转移,另一方面积极费用巨大,供体来源有效难以推广。
(4)非切除性手术治疗 当剖腹探查发现肝癌不能切除或不宜切除,以及某些特殊情况(如急诊手术)可考虑给予非切除性的手术治疗,包括:1)术中经肝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或栓塞化疗;2)术中门静脉插管化疗;3)术中肝动脉结扎;4)术中肝肿瘤微波固化、射频消融治疗、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液氮冷冻治疗、高功率激光气化治疗等。
2、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
目前被认为是不宜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适应于肿瘤不能手术切除;肿瘤虽可切除但估计不能耐受手术;复发性肝癌无法手术切除;肝癌切除术后,估计仍有癌残留等情况。
肝动脉栓塞化疗是目前公认的非手术切除中疗效最好的一种治疗方法,但仍属姑息性治疗首都,不能达到根治目的。当肝癌经TACE治疗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应争取二期手术切除,以达根治;肝切除术后3~4周辅加肝动脉栓塞化疗可消灭肝内可能残存病灶,提高生存率。
3、局部消融治疗
按其原理可分为化学消融治疗和物理消融治疗。化学消融主要有瘤内无水乙醇注射、瘤内无水乙酸注射等。物理消融主要有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冷冻治疗、高功率聚焦超声、激光消融治疗等。较为常用的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瘤内无水乙醇注射。
4、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有全身化疗、肝动脉插管化疗和门静脉化疗等方式。肝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全身化疗效果较差。最常用的药物有5-FU、阿霉素、丝裂霉素、卡铂。
5、放射治疗
对于下述患者可考虑放疗:1)一般情况好,如KPS≥70分,肝脏功能Child-Pugh A级;2)肿瘤局限,因肝功能不佳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或肿瘤位于重要解剖结构,在技术上无法切除,或患者拒绝手术;3)门静脉癌栓;4)远处转移灶的治疗,特别是骨转移,放疗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6、生物免疫治疗
肝癌的生物免疫治疗包括免疫增强药物、细胞因子、效应细胞输注、肿瘤疫苗、放射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生物化疗等手段,种类繁多。目前,大多数生物治疗技术尚处于研发和实验阶段,标准不一,疗效尚不肯定。
7、分子靶向治疗
由于传统化疗对肝细胞癌疗效欠佳,分了靶向治疗药物是近年来肝癌系统性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多靶点药物有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单靶点药物有厄罗替尼和吉非替尼,单克隆抗体有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但目前唯一经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的靶向药物是索拉非尼,其他靶向药物临床结果均为阴性。
8、抗病毒、抗炎、护肝、支持对症治疗
肝癌常伴肝炎、肝硬化背景,防止肝功能恶化对患者能顺利渡过手术、化疗或放疗非常重要。因此,每一阶段患者应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抗病毒、抗炎、护肝、支持与对症治疗。
这个分类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