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 2873 作者: 印度丙肝吉三代 发布时间: 2018-08-12 来源: 康途健康海外医疗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丙肝患者在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基数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丙肝是什么?
丙肝是感染再会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脏损害,感染丙肝,一般不易被发现,尤其是在初期,更是容易被忽视。近几年丙肝有上升的趋势,癌变率也较高,丙肝的潜伏期一般是在5~12周。
丙肝有急性丙肝和慢性丙肝两种,一般急性丙肝有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有时也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区痛,肝大等。
急性又见于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两种类型;慢性丙肝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头晕、食欲有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等症状,部分慢性丙肝病例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丙肝并不会遗传,丙肝母婴传播分为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类,所谓的垂直传播也就是宫内感染,临床研究表明,母亲为丙肝病毒感染者的婴儿,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丙肝病毒的几率约百分之十,多是通过母婴水平传播途径传播。
另外,由于目前丙肝并没有丙肝疫苗,而丙肝传播的途径又较为关泛,输血、针刺、血制品接触、母婴、性生活、日常亲密接触等都会造成丙肝病毒传播。
刚出生的婴儿免疫系统不完善,抑制丙肝病毒的能力较弱,日常生活与丙肝母亲亲密接触都会造成无形中丙肝感染,所以晚期发现孩子得了丙肝之后很多人误认为是遗传。
丙肝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1.急性丙型肝炎:
在急性丙型肝炎阶段,只有15%的病人有轻微的症状表现,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等现象,严重一点可出现尿黄眼黄症状。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仅有15%的患者能够自发痊愈,85%的患者在不治疗的情况下,会不知不觉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
2.慢性丙型肝炎:
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这就导致了丙肝病情无法被察觉,继续恶化,发展为肝硬化。3.丙肝肝硬化:在感染HCV20-30年后,10%~20%患者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肝硬化与肝癌会造成肝脏失代偿和门静脉高压两大病症。
内容为空!
微信客服:a17867112368
微信公众号:kangtujiank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