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肿瘤癌症治疗资讯 » 乙肝 » 肝脏疼痛如何自我检查?

肝脏疼痛如何自我检查?

浏览数量: 159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8-07-31      来源: 本站

肝脏疼痛如何自我检查?

      内脏器官在发生疾病时,往往会造成一些部位牵涉性疼痛。

c8f983025aafa40f867d997cac64034f79f019e5

以一张正面人体图形式,用不同的颜色和文字,清楚地指出不同部位疼痛可能代表的病变区域,涉及的内脏器官包括了肝脏、心脏、肾、胆囊、阑尾等10余个。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比较关心的是肝脏的疼痛。肝区疼痛是典型肝病的症状,但是,有很多人却还不是很清楚肝区的位置在哪里,肝区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肝区疼痛的具体位置

肝脏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肝区疼痛的位置位于右侧季肋部,也就是肝脏的体表影射区域位置。肝区疼痛是因为许多内脏神经的感受器分布于肝、胆组织中,肝脏发生炎症或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形成冲动-传入大脑-产生肝区疼痛感觉。

6b1f0824ab18972b6871576be1cd7b899f510ad5
肝区疼痛原因有哪些?

出现肝区疼痛或不适,首先不能以为是病情的恶化而过于紧张、担心,肝主情志,应排除心理因素,保持好心态。引起肝区疼痛的原因很多,因为肝、胆组织中分布着许多内脏神经的感受器,一旦肝脏发生炎症或接受压力、温度或化学性刺激,就可形成冲动,传入大脑,产生疼痛、压痛甚至绞痛或针刺样、烧灼样感觉。

肝区疼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时候也可出现在身体健康的人身上。肝区疼痛时要积极找出发病原因,并对疼痛或不适的部位、规律、伴发症状等应做初步的判断,若是劳累或熬夜等原因引起的,而经过休息不能缓解或继续加重,建议去医院检查肝功、B超等检查,注意保肝治疗。

引起肝区疼痛的几种常见病:

1、抑郁症:抑郁症也可以起肝区偶尔疼痛。有许多肝功能正常,但总觉得肝区不适、肝疼痛,被认为是病人心理暗示或非特异性肝病指标。

2、肝病:肝硬化、肝炎或脂肪肝时,肝脏可程不同程度肿大,可使肝包膜过度扩张拉伸引起疼痛或不适。有些急性肝炎治愈或转为慢性后,仍然偶尔会感到肝区疼痛,有可能是肝包膜与其周围组织在急性期发生粘连导致的。

3、肝癌:肝癌病人由于肿瘤生长而压迫肝包膜或健康组织可引起肝区疼痛不适,多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也可出现刺痛。

4、肝区附近的脏器组织病变:肝区附近器官病变也可引起肝区不适、肝区疼痛,如胆囊炎、胆结石等等。最常见的病因是胆囊炎。

出现肝区疼痛,可从以下几点来缓解:

1、观察肝区疼痛症状,认真观察持续时间及患者所能够忍受的范围,观察患者肝区疼痛的伴随症状,有无恶心、呕吐等。

2、按三级止痛的方法应用止痛剂。

3、疼痛时尽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

4、取舒适的体位。患侧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

5、局部轻轻按摩,不可用力,否则易致肿块破裂或扩散。

6、饮食、心理因素上的调节?饮食应选清淡、高蛋白、低脂、无刺激的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胀,以免诱发疼痛。

肝区痛不一定都是肝病:
肝区痛是相当常见的症状,但肝区痛绝非肝病的“专利”。 由于肝脏周围邻近脏器组织较多, 应从多方面找原因。在遇到肝区疼痛的情况下,一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诊断:

一:胆道疾病

包括胆石症、胆囊炎等,因为80%的慢性肝病患者都合并胆道疾病,因此肝区疼痛它最常见。而且由于其解剖位置紧贴于肝,自然常有“肝区痛”。 比较明显的胆囊炎疼痛部位多固定、局限,呈钝痛或绞痛发作,B超多能诊断,即B超提示胆囊炎性变,但轻度胆囊炎只有轻微症状,稍有不适,B超不易查出;但也有不少B超提示胆囊炎性变,没有临床症状。

二:胃炎

慢性肝病患者常合并胃炎,占总比例的70%左右,有时也反映在肝区或者右季肋区不适,除疼痛感觉外,常伴饱胀不适和暖气感。 

三:右下胸肋缘疾病

多见于肋软骨炎。这类疾患局部有明显压痛点,典型的有肋软骨隆起,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剧,如果在体检时不被疏忽,是不应遗漏的。当然,肝功能及肝脏B超均正常。

四:腹直肌右上段劳损

这种情况对于驾驶员以及常年坐在办公室的白领比较常见,因其腹直肌右上段处于收缩疲劳状态。其体征以表面压痛,且弯腰时更为明显,与内脏痛完全不同。 

除了以上四种主要情况外,也有可能是右侧膈胸膜病变和肝细胞肝癌引发的,不过这比较少见。最后建议, 肝区疼痛的朋友应该及早到医院就诊,做进一步的检查,结合检查结果找出肝区疼痛的真正原因,以免耽误时机,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