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 3092 作者: 康途健康海外医疗 发布时间: 2019-01-17 来源: 印度孟加拉肿瘤靶向药
肺癌靶向药有何差别 ?
目前,只有非小细胞肺癌批复了靶向治疗方案,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仍处于科研环节。
现阶段,在中国主要有三个类型的靶向治疗药物被批准上市用以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具体如下:
EGFR靶点突变(EGFR-TKI) 我国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患中,EGFR基因突变的比率可以达到30%上下,而根据选择性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具有了非常好的实际效果。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包含:第一代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第二代的阿法替尼;第三代的奥希替尼。
(1)第一代EGFR-TKI的特点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为进口药品,埃克替尼为中国自主研发的药品。因3个药品的化学结构基本相近,其临床功效及不良反应差别并不大。
第一代EGFR-TKI最大的欠缺在于其治疗一段时间后,疗效会降低,出现获得性耐药。
第一代药品的不良反应包括有腹泻和皮肤反应(包含皮疹、痤疮、皮肤干和瘙痒),约3%的病患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小提示
易瑞沙:Gefitinib(吉非替尼)-- 已上市、已进医疗保险、价钱在2500元一盒左右(0.25g*10片)。
特罗凯:Erlotinib(厄洛替尼)-- 已上市、已进医保、价位在3000元一盒左右(150mg*7粒)
凯美纳:国內药(盐酸埃克替尼)-- 已上市、已进医保、价钱在1399元每盒左右(125mg*21片)
(2)第二代EGFR-TKI的特性 为了解决第一代EGFR-TKI药品出现获得性耐药的难题,开发出一种不可逆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法替尼可不可逆地与EGFR结合,进而达到关掉癌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的目地,可用以具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部分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其不良反应较第一代药品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腹泻和皮肤有关不良事件,及其口腔炎和甲沟炎。
小提示
BIBW2992:Afatinib (阿法替尼)-- 已上市、未进医保、价位在1130元/盒左右(30mg/片,7片/盒)
(3)第三代EGFR-TKI的特性 由于第二代EGFR-TKI药品EGFR-T790M 和野生型EGFR 的选择性不佳,不良反应也较突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題,研发出了第三代的奥希替尼。相对于第一代及第二代药物,可以解决获得性耐药难题,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效,不良反应减少。
小提示
泰瑞沙:Osimertinib(奥希替尼、AZD9291)-- 已上市、未进医疗保险、价钱在15300元/盒上下(80mg*30片,30天使用量)
2、ALK抑制剂 ALK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其可与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EML4)融合,致使多种基因变异,具有致癌性。
现在,ALK抑制剂主要包含:第一代的克唑替尼;第二代的色瑞替尼、艾乐替尼。
(1)第一代ALK抑制剂 第一代ALK抑制剂为克唑替尼,在我国于2013年许可用以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医治。
小提示
赛可瑞:Crizotinib(克唑替尼)-- -- 已上市进医保、价格在15600元/盒左右(250mg/粒,60粒/盒)。
(2)第二代ALK抑制剂 第二代ALK抑制剂为色瑞替尼、艾乐替尼,这两种药品均未在中国上市。第二代ALK抑制剂的化学构造与克唑替尼有挺大的区别,可以解决克唑替尼的获得性耐药难题,可用以治疗ALK 阳性、经克唑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病人。
3、抗血管生成药品 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发育及转移,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性。 现在用以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生成药品主要包括:贝伐珠单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贝伐珠单抗为海外原研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现阶段,贝伐珠单抗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均已在中国上市。
贝伐珠单抗已通过国家医保商务谈判,限用以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或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其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结合,减少微血管的生长并抑制肿瘤转移。贝伐珠单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约有8.4%~21%的病患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严重不良反应包含重度或致死性出血。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为血管抑制类生物制品,已通过国家医保谈判。
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
可协同长春瑞滨和顺铂(NP)化疗方案用以治疗初治或复治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
该药不良反应较轻度,其常见不良反应为心脏反应。肺癌靶向药该如何选 肺癌的靶向治疗仅用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针对还可以耐受一线药物治疗计划方案的病人,应优先选择一线用药治疗。
内容为空!
微信客服:a17867112368
微信公众号:kangtujiank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