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肿瘤癌症治疗资讯 » 肿瘤靶向药 » 奥希替尼治疗脑转移靶向药物治疗案例分享

奥希替尼治疗脑转移靶向药物治疗案例分享

浏览数量: 3280     作者: 康途健康海外医疗     发布时间: 2019-01-24      来源: 印度孟加拉肿瘤靶向药

奥希替尼治疗脑转移靶向药物治疗案例分享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出现脑实质或软脑膜转移对病人的预后影响巨大,不医治的生存期只要3个月,并严重病人的生活质量,应予以积极主动的预防。在EGFR突变的病人容易出现脑转移,发生率约40%。常用的化疗药入脑效果极差,除开部分治疗(放疗/手术)办法可用以单发病灶外,目前首要根据靶药入脑的能力来解决困难。好几个EGFR靶药中,奥希替尼(泰瑞沙,AZD9291)的颅内疗效首屈一指。今日,小编就给大伙儿分享奥希替尼治疗脑转的不一样典型案例,一睹风彩。


统计数据发现EGFR突变更易造成脑转移,应积极主动医治


某项科学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60例韩国肺腺癌病人,以分析脑转移的高发人群特征及危险因素。


深入分析技术指标包含肿瘤分期、EGFR突变、ALK突变、KRAS突变及脑转移情况。科研发现,EGFR突变是引起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尤其无吸烟的病人群体中,EGFR+患者出现脑转的几率是阴性的2.07倍。

奥希替尼治疗脑转移案例分享

与以前的数据项接应,研究同样印证EGFR出现脑转移的发生率更高,这类人群的脑转防治应给予重视。在各种EGFR靶药对比中,各药尽管多少都有一定的入脑能力,但相比下还是奥希替尼更胜一筹,具体可点击以下链接看一下。


EGFR突变脑转移如何选择用药?各药风彩齐展现


那麼,下列给我们展现奥希替尼对脑实质及软脑膜转移的医治成功案例,供大伙儿参照用药治疗。


T790M阳性二线应用奥希替尼,未做放疗亦可稳定控制脑病灶


一68岁男性病人,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EGFR-L858R阳性,胸膜、骨及脑转移。患者口服厄洛替尼治疗11个月,达到部分缓解(PR)。之后全身及颅内病灶进展,检测发现T790M及L858R突变阳性,改成奥希替尼80mg/天治疗。两个月后,脑部MRI显示病灶部分缓解,同时颅外病灶也获得减少。病症稳定控制达到6个月以上。

奥希替尼治疗脑转移案例分享1

总结:案例中患者并未接受过放疗,根据奥希替尼成功控制颅内病灶。对于T790M突变患者,奥希替尼呈现了强劲的颅内疗效。


无T790M的软脑膜转移用奥希替尼显奇效,脉冲式厄洛替尼治疗失败后挽救成功


2015年3月,一67岁女性病患,诊为晚期肺腺癌,检测有EGFR19del,肺、纵膈、骨及无症状脑多发转移,服用厄洛替尼治疗。2015年9月,患者出现复视,经影像及腰椎穿刺检查诊为脑转移进展及新发软脑膜病灶。病人改用大剂量“脉冲式”厄洛替尼治疗,试着控制脑病灶,但接着出现骨、肺及脑多发转移,以不成功告终。此时,病人复视症状仍在,血浆T790M突变为阴性,因为已无其他可选方案,病人改用奥希替尼80mg/天治疗,期望能通过奥希替尼入脑能力来控制病情。结果不负所望,奥希替尼不但解决了复视症状,脑脊液检查也未发现癌细胞,同时脑部MRI示脑皮层病灶缩小。奥希替尼对病人脑病灶的疗效持续了一年以上,而且全身性疾病控制也很稳定。

奥希替尼治疗脑转移案例分享2

图A为厄洛替尼进展后的MRI脑病灶情况,图B为奥希替尼治疗后病灶减小(新的黑点为OMMAYA囊脑植入)。


总结:以上案例中,患者脑及软膜进展后改用更针对性的“脉冲式”厄洛替尼医治,但仍未获得控制。失败后改用奥希替尼常规剂量,病灶减小,说明奥希替尼后线入脑效果仍然强势,并且脑及软膜疗效无视T790M突变情况,摆脱传统用药方式,为EGFR脑转移患者各线治疗的首选预案。


其实,奥希替尼除了可以有效治疗脑及脑膜转移,也可以降低新发脑转移的发生,起到防转移于先的作用。小编之前也写过详细的文章,可点击以下链接看具体内容。


三代EGFR-TKI靶向药奥希替尼,预防和治疗脑转移的优先选择


综上所述,对于EGFR突变的脑/脑膜转移病患,不管T790M是阴性还是阳性,从病患获益看来都要以奥希替尼做为首选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