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 2380 作者: 康途健康海外医疗 发布时间: 2019-01-04 来源: 印度孟加拉癌症靶向药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但随着分子诊断检测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迎来了新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方法,让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2019年末,作为权威指南,指导临床治疗手册——NCCN指南针又更新了肺癌治疗理念,这一次更新涉及一些最新的治疗理念,对于肺癌患者,哪些分子检测和生物标记物检测才是有意义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方案如何选择,小康整理了患者关心的七大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确诊肺癌后如何进行基因检测?
在以往的治疗理念中,刚确诊肺癌晚期的患者医生一般会进行基因检测,首要常规检测包括EGFR、ALK等常见的靶点,这次指南在首要常规检测中新纳入了:
所有肺腺癌患者都要进行ROS1检测,不管临床特征如何(强烈建议)。
ROS1 IHC可作为肺腺癌患者的筛查检测,但ROS1 IHC阳性结果需要经过分子或细胞遗传学方法确认(专家共识意见)。
RET、ERBB2(HER2)、KRAS和MET目前并不作为常规的单基因检测。但可以将它们作为多重基因检测的一部分,在初始诊断或在常规EGFR、ALK和ROS1检测结果为阴性时进行(专家共识意见)。
二、应该用什么方法检测?
IHC可用于ALK检测,作为FISH的同等替代方案(建议)。
多重基因测序优于多个单基因检测,以确定除EGFR、ALK和ROS1以外的其它治疗选择(专家共识意见)。这里重点解释一下:
首先,“基因检测”这个名字其实是很多不同技术的综合。为了检验肺癌的基因突变,各家医院或公司会使用不同的技术,但理论上如果技术过关,结果应该都是一致的,区别主要是价格,等待时间,检测基因的数量,对结果解读能力等等。
对肺癌患者来说,真正关键的问题是检测什么基因。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有两套主要方案:
1.用传统方法(测序或蛋白检测),先检测EGFR基因,然后检测ALK基因,如果两者都没有,再考虑检测别的基因。
2.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同时检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癌症相关基因。
这两种方案各有利弊。
第一个方案使用传统方法,最大的优势是它比较便宜。由于中国肺腺癌中超过一半的患者是携带EGFR和ALK两个突变之一,这种方案性价比较高。所以,如果患者属于肺腺癌,而且经济条件不好,这种方案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个方案使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最大优势是覆盖面大,一次就能综合了解情况,但它目前比第一种方案昂贵。当然,随着新测序技术越来越便宜,最终第一个方案肯定会被取代,但目前,还是二者共存,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患者可以考虑一次性做全基因检测,避免反复检测浪费宝贵的活检组织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三、肺癌患者如何选择生物标记物检测?
指南将PDL-1的检测推荐力度从2A级升至1级,也就是说患者确诊以后,除了进行更加全面的基因检测外,有可能的话,还需做PDL-1表达,且PD-L1 检测结果的分类,由「阳性/阴性」修改为「≥ 50% 和<50%」。
四、肺癌患者如何选择靶向及免疫治疗方案?
肺癌的治疗基于检测结果分为3大类:
1、基因突变的患者进行靶向治疗
2、PDL1≥50% 的患者进行免疫治疗
3、靶向、免疫治疗均不受益的患者回归传统放化
这一更新举措一方面肯定了免疫治疗在一线中的治疗地位,另一方面也使肺癌患者的治疗越来越精准有效。
内容为空!
微信客服:a17867112368
微信公众号:kangtujiank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