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像学检查
B超临床诊断符合率>90%,但不易测出直径<1cm的实性肿瘤。
胸部X线可法相胸腔积液,腹部X线可见囊性畸胎瘤内钙化走啊。胃肠钡餐和钡灌肠可帮助排除胃肠道的原发肿瘤。
CT、MRI检查能检出B超难以发现的小病灶,并可显示肿块及肿块与周围的关系,肝、肺有无结节及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
PET/CT 恶性肿瘤组织对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摄取原高于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对于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很有帮助。PET/CT有可能发现<1cm3的病灶,对于复发癌的诊断很有价值。
2、肿瘤标志物检查
卵巢肿瘤种类繁多,并非每一种肿瘤均有相应的标志物,目前移植的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均不高,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才能作出诊断。动态监测异常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作为治疗后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卵巢肿瘤目前常用的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CA125测定,HE4(human epdididymis secretory protein 4),CEA,CA199。其中CA125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卵巢癌诊断标志物,敏感度80%,特异性约75%,但在早期卵巢癌的阳性率<50%,在良性妇科疾病中的假阳性率较高。HE4敏感度与CA125相当,特异性更高,是目前早期诊断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
3、细胞学检查
主要进行腹水或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卵巢癌腹水为渗出液,多可找到腺癌细胞,该检查对提高卵巢癌的术前诊断率至关重要,并可协助临床分期。
癌肿手术切除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依据。
4、腹腔镜检查
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如妇检和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或血清CA125检查升高,或大量腹水难以与结核、肝硬化等鉴别时,可通过腹腔镜对可疑部位进行活检或抽取腹水检查确诊。它也有助于鉴别卵巢的原发癌和转移癌,以及进行卵巢癌的正确分期。
1、手术治疗
是治疗卵巢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重要的确诊方案。除非临床检查肿瘤不能切除或有手术禁忌症,否则均应首先手术。手术方式根据个体情况有几种:1)全面分期手术;2)保留生育功能的全面分期手术;3)肿瘤细胞减灭术;4)间歇性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5)扩大的肿瘤细胞减灭术;6)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2、化学治疗
绝大多数卵巢癌病例,单纯手术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化疗是卵巢癌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对施行了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更好。
一线化疗方案:TP(紫杉醇+卡铂),DTP(多细紫杉醇+卡铂),CAP(环磷酰胺+阿霉素+铂类)
二线化疗方案:
对复发或未控的病例,复发距初次化疗大于6个月的患者可认为是“铂类敏感的患者”。如连续两种化疗方案,没有获得临床缓解,或肿瘤在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的患者,称之为“铂耐药型复发”。
对于“铂类敏感患者”,仍可选择一线方案。“铂耐药型复发”这不推荐使用含铂类或者紫杉醇的化疗方案。可选用以下药物:拓扑替肯、多烯紫杉醇、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脂质体阿霉素、草酸铂、足叶乙苷等单药或联合化疗。这部分患者推荐参加临床试验来寻找新的有效药物。
给药途径和方法:
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有三种方式:静脉给药、腹腔给药和动脉给药。
由于卵巢恶性肿瘤具有腹盆腔内播散的特点,腹腔灌注给药可以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保留生育功能者宜慎用。细胞减灭术加术中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卵巢癌形成的腹膜癌疗效佳。
动脉灌注化疗,即从腹壁下动脉、子宫动脉茶馆,或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髂内动脉化疗,可以提高髂内动脉血流中药物浓度,用于控制盆底或阴道残端周围的病灶。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至肝总动脉或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化疗,可治疗肝实质转移。
3、放射治疗
卵巢无性细胞瘤对反射线高度敏感,可通过放射治疗治愈。多数卵巢肿瘤对放射线仅低度敏感。
4、靶向药物治疗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安维汀):靶向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有学者报道贝伐珠单抗腹腔化疗可用于晚期卵巢癌伴恶性腹水的姑息性治疗获得较好效果。也有研究认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紫杉醇和卡铂可作为恶性程度较高的初发性卵巢癌的一线药物。
奥拉帕尼(Olaparib,Lynparza),首个批准上市的PARP抑制剂。2014年获美国FDA批准治疗BRCA突变(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Rucaparib,也是通过抑制PARPs而发挥作用,获得FDA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适用于卵巢癌的三线应用。
Trebananib,新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可以延长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避免抗VEGF治疗中不确定的副作用,目前正在做三期临床试验。
5、免疫治疗
目前生物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但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主要用于完成标准治疗后的巩固治疗,以及复发性和难治性患者的姑息治疗。临床应用较多的有树突状细胞/肿瘤融合细胞疫苗、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和胸腺肽的被动免疫治疗应用较多。CAR-T细胞疗法对卵巢癌的作用正处研究阶段。